23-075 列宁主张一长制?

6 分钟 48 秒

文字记录:
阳 00:11
马钢宪法其实这里边有个历史背景,十月革命以后有一段时间,比如在新经济政策出现以前,当时是镇压反革命,要维护苏维埃政权。但是有一段时间工业生产是比较乱的,所以当时列宁就强调一长制,是针对当时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无政府状态,工人集体起来造反。但是他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有的时候人们还不能一下子就弄清楚了。所以一长制从那时候确立起来的。它,它所面对的问题是十月革命以后一个非常混乱的局面。所以强调一长制在当时是毫无疑问,必须的。但是这就是一个斯大林的局限性,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到了比较和平的环境了,怎么去防备革命者成为新的压迫者。这个问题,斯大林就不是有很敏锐的眼光,他看到的。当然一开始第一个是苏联第一个工人阶级的国家,没有经验,只能去探索,这里边有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好多党内的一些反对派,这些反对派到底是他们主张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开始不是很清楚。所以你像啊布哈林好多 36 年的清洗。

阳 02:21
斯大林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粗暴的人,所以一长制也符合他的脾气,所以他在这种条件下一长制,就变成一个固化的强调。在苏联,他强调计划经济的统一性,法律性、强制性。他就本来是针对十月革命以后出现一个比较混乱的状况,他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了,所以怎么去,怎么去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在这种易长质条件下比较难。所以不由自主的不得不采取越来越多的靠物质刺激的方法。因为斯大林它本身是辩证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所以他本身不是一个相信依靠群众的,他喜欢包办代替。所以一个不相信群众喜欢包办代替的,怎么去发动群众,怎么去使得官僚体制按照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所以他有干部是决定一切的。这里边就变成了一个只好用升官发财、罢官破财的资产及法权的这条道路去保障官僚体系能有一个能指挥的动。因为你要是被罢了关了,你物质条件全没了。所以这都是一些在一开始人们没有认识到他的毒害性。所以官僚利益集团在斯大林的时期已经开始产生,逐步而壮大。

阳 04:26
这是马钢宪法的一个背景。马钢宪法强调的是跟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企业内部的管理非常类似的。我没有详细的去学习研究,比如他和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到底有什么本质的管理方法来讲,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我还没有太多的研究。因为起码你在西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边企业管理,里边管理者,他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的职员,他可以随便辞职找到,跑到另外一个公司去,哪个公司给它的价格高,它可以跳槽之类的。在苏莱的体制下,跳槽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儿,所以这里边管理者的这方面有个大的差别。在中国建立了新政权以后,怎么去处理党的领导和工人阶级本身当家做主这么个关系。所以这里边其实有一大很大的贡献。还要算在李立三身上。因为安刚宪法实际上是李立三蹲点到那去总结经验,报告中央的。据我了解,所以虽然像马斌好多这些人都都是当时在鞍钢工作的领导的,但是他们那个时候级别根本不够,是李立三当时蹲点。因为李立三从大革命的时期主要是搞工人运动的,所以他对工人运动方面还是比较熟悉,虽然他犯过很多错误,但是他还是能认识错误的。所以他打的报告到了中央。毛主席给的批示是大概的轮廓是这么一个关系。